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但有些糖友在测血糖时会有些误区,这会使测的血糖不准确,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影响病情哦。
误区1
只测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首先,在糖尿病早期,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出现升高,查餐后血糖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必要。
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另外,从用药方面考虑,监测餐后血糖是调整用药方案的重要依据哦。
误区2
空腹血糖的抽血时间不对
空腹血糖是最能准确反映我们胰岛素分泌水平的一项指标。
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并在次日早晨7点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才算是空腹血糖值。
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患者抽血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其实这时的血糖值已经不能代表平时空腹血糖的水平了。
误区3
监测血糖前过度节食
有些糖友为了测出理想的血糖值,就在监测血糖的前一天过度控制饮食,这样测出来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反映平日里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所以,这个做法是不提倡的。
误区4
测血糖前停用降糖药
有糖友认为,停用降糖药后测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
实际上,看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是我们检测血糖的主要目的,如果停药后再测血糖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还会造成血糖波动、甚至加重病情。
所以,大家监测血糖当天要正常用降糖药哦。
误区5
运动前不测血糖
运动能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如果运动前不测血糖,血糖低的糖友在运动的过程中是有危险的,可能会发生昏迷。
另外,血糖高的糖友不测血糖就去运动,有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症。
所以建议大家在运动前,先测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首先要应把血糖稳定下来才能运动哦。
误区6
随便找时间监测
有的糖友不太讲究监测血糖的方法,要么长时间不查,要么有空时才查,这是不对的,这是在放任病情发展。
一般来说,只有在新吃一种食物,不知道对自己血糖有何影响,或感觉不舒服,怀疑血糖过低或过高时,才即时监测。平日还是建议定时、规律监测。
最好在早上6-8点测空腹血糖。
监测餐后血糖时,要求按平时的饮食习惯,照常服用餐前降糖药,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2小时。
同时,要避免进食过多、剧烈运动、吸烟、喝刺激性饮料等。
这些误区你有吗?及时改过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