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头像

硕世互联网医院

硕世互联网医院是以女性健康和慢病管理为切入点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平台深耕糖尿病管理、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医健康调理等专业领域,与基层医疗合作共建远程联合诊疗中心和专病专科门诊,实现 “专病专家+管理医生”强强联合,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医院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可直接在线咨询医生

生病了,口服还是输液?

发布时间:2022-11-02

最近Z同事出差觉得发冷,回上海之后也咳嗽了好几天不见好转,可紧张坏了!到医院做核酸之后再看医生,检查诊断为肺炎,从此开启了挂水模式。

 

可没几天,又有重要的事情,还得出差。这可怎么办啊,医生说本来都建议住院的,现在也不输液了,没办法,也只好找医生开点药吃。

 

 

认识的误区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挂水比吃药好的快,为了尽快康复,生病了动不动跑急诊去挂水。医生有时候也会“自觉”开些注射剂,让你到人头攒动的输液室报到。

 

其实,这是认识的一个误区,也许父母等老一辈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都是这么处理的,再加上一定的从众心理,大家潜移默化就形成了这样错误的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意思是指用药时要首选口服制剂,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后才选择静脉注射。

 

 

 

了解口服给药

 

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益处显而易见,方便(用水吞服就行了),经济(一般比打针便宜多了),也没有打针的痛苦,毕竟每次都被针扎一下还是不舒服的。口服的常见剂型片剂和胶囊剂稳定性也比较好,易于保存。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经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作用。而输液呢,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注射结束时的血药浓度最高,作用迅速,通常认为生物利用度为100%。

 

口服药物与输液的差别就在这个环节,因此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2、胃排空和排空率

3、胃肠道的蠕动

4、食物

5、循环系统

6、肝首关作用

7、病理因素影响

 

所以吃药时要遵医嘱,是该空腹吃,还是饭前饭后吃都要严格遵守,这里一部分原因是考虑药物的吸收,跟以上胃排空和排空率、食物因素有关。

 

 

 

输液的危害

 

看到这里会觉得,既然口服受那么多因素影响,药效没有输液来的快,大家动不动就挂水也情有可原了。

不是的,输液也有很多坏处。

 

1、静脉炎 静脉炎是人体静脉血管的炎症,常因为感染,或者因为针头的存在,或者注射的药物本身所导致。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反复的注射还可能导致静脉出现瘢痕,最终静脉硬化,严重的会有静脉血管出现像条索一样的硬化。

 

2、感染 输液需要扎针,是有创的,皮肤黏膜这道屏障破了,细菌容易趁虚而入,造成感染,严重的出现菌血症。还有一点,输液室病人较多,没有防护好,也容易感染新的疾病。

 

3、渗漏 注射时候针尖扎破血管,药物就会渗漏到血管外的组织中,导致周围的皮肤低温,发白,肿胀,疼痛。如果药物是毒性很强的药物,还可能导致渗漏的血管周围组织出现坏死。

 

4、血栓 静脉注射还可能引入异物或者空气进入静脉血管,导致血栓的形成。

 

5、电解质失衡 过于稀释或者浓缩的输液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还可能导致血液中电解质失衡。出现高低钾、钠、镁血症等等。

 

6、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较高 临床上输液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过敏)等通常比口服要高挺多。

 

 

 

能口服选口服给药

 

前面提到的输液作用迅速,是达到有效血药溶度,药物开始起作用的时间,所以疾病得到缓解比较快,会让人感觉输液比较有效。但是:

 

1、缓解并不是使疾病痊愈,通常输液也和口服一样,需要一个完整的疗程,这个时间并不比口服短。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肺炎,根据病情和所选药物的不同,输液和口服都是需要一定的疗程。

 

例如,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时,推荐剂量为每日500 mg,单次静脉内给药,之后可换成同样剂量的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静脉及口服共计疗程 7-10 日。

 

2、有些药物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与注射剂差别不大。

 

例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口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很高,可达90%以上,与输液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临床常用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的剂量都一样,同样为每日一次。

 

3、头孢类等药物口服吸收度可能小于输液,但对于轻症患者已足够,也无需输液。

 

4、对于部分生物利用度输液比口服高很多的药物,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单次口服的给药剂量可以加大,以弥补生物利用度不高,使口服后达到有效的血液浓度。

 

我们选择输液还是口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疾病早日痊愈。

因此,如果口服最终能够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总的疗程并不比输液长,选择口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情况下选择输液

 

1、急症重症需要快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溶度,以缓解疾病,救治生命,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2、高热、腹泻等导致体液丢失的严重脱水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等。

 

3、患者不能口服或失去胃肠功能。

 

4、该药物没有适宜的口服制剂和其他给药途径(如皮肤给药、直肠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等),在没有可替代的治疗药物时,可选择静脉给药。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小伙伴们万一生病了,不要非得选择输液了。

 

我们要走出误区,关注静脉用药的风险,选择最佳的给药方式,才能更好的对抗疾病,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Z同事后面吃了一个多礼拜的口服药,病很快好了,出差也愉快的结束了。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