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头像

硕世互联网医院

硕世互联网医院是以女性健康和慢病管理为切入点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平台深耕糖尿病管理、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医健康调理等专业领域,与基层医疗合作共建远程联合诊疗中心和专病专科门诊,实现 “专病专家+管理医生”强强联合,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医院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可直接在线咨询医生

药也分“左右”,你听过吗?

发布时间:2022-12-01

有的患者到医院门诊药房取药,拿到左甲状腺素钠后很是纳闷,问起药师来,

我明明是右甲状腺有问题,为什么医生给我开左甲状腺素钠啊?

 

可能大家都留意到过,一些药名上有“左”和“右”的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左乙拉西坦、左旋氨氯地平、右美沙芬、右佐匹克隆等。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解答大家的疑惑吧。

 

手性和对映异构体

 

首先从药物的手性谈起,手性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

如我们的双手,左手与互成镜像的右手不重合。

分子的手性通常是由不对称碳引起,即一个碳上的四个基团互不相同。

 

左右手不能重合

左右手互为镜像


                

互为镜像的两种分子不仅空间结构不同,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就是都能够使平面偏振光(光波的振动方向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方向旋转,只是旋转的方向相反,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旋光异构体”。

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向右旋转的叫做“右旋异构体”,

向左旋转的则叫“左旋异构体”,这两种构型的异构体叫做对映体。

 

有趣的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所有生命体组成都仅含有左旋氨基酸,地球上没有已知的右旋氨基酸生命,

但是,按照手性的原则,它们确实是可能存在的,

甚至,有智慧的右旋氨基酸生命也是存在的。

当然,右旋氨基酸存在于地球上的非生命体中。

 

有关手性药物的惨痛教训-“反应停事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联邦德国的制药公司研究了一种名为沙利度胺的药物,先后将其作为抗惊厥药物、抗过敏药物进行研究,但疗效欠佳,

直到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抑制孕吐的作用,且在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便于1957年10月将沙利度胺(反应停)正式推向了市场,用于治疗孕吐,成为了“孕妇的理想选择”,风靡世界多个国家。

 

但仅仅几年,人们就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了沙利度胺后,出生的婴儿四肢畸形、心脏畸形、肾脏畸形或严重脑损伤的概率显著升高,

这类婴儿因形似海豹而被称为“海豹胎儿”,显然是沙利度胺导致了胎儿异常。

 

1961年,沙利度胺因为强烈致畸作用而被禁止给孕妇使用。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进一步研究显示,沙利度胺作为一种手性药物,R构型分子具有一定的镇静疗效,而S构型分子具有强烈致畸作用。

因此,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灾难,也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沙利度胺事件使药物的手性受到制药界的广泛重视。

 

 

手性药物的药理活性

 

经临床的大量观察,药物中各种对应异构体的药理活性通常具有较大差异。

有时两个对应异构体的药理作用是相加的,

但更多的情况是一种对映体有药效,另一种则没有药效或药效很低,甚至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

 

开头提到的左甲状腺素钠,为左旋体,用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

天然的甲状腺激素与该药物是一样的构型。而其右旋体作用较弱,不良反应大。因此临床使用其左旋体。

 

按照情况分类:

 

1、只有一种对映异构体有活性,而另外一种无显著活性。临床一般使用应用其单一异构体。

如:右佐匹克隆、左乙拉西坦、左氧氟沙星

 

2、两个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不同的靶器官和组织,而呈现不同的作用模式。

 

若另一个异构体在某方面无可取之处,应用其单一异构体。

如:右美沙芬、左甲状腺素钠、左氨氯地平(降压)

 

若两个对映体有可互补的药理作用,一般使用其消旋体。

如:普萘洛尔、氨氯地平(降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两个对映异构体中一个有活性,另一个非但没有活性,还有较大的毒副作用。

如:沙利度胺、哌甲酯

 

目前一些药物既有其消旋体构型,又存在其单一构型的药物上市,也就是我们药品名称前会多一个“左“或者”右”字。

 

合理选用手性药物可以减少使用剂量,减轻肝肾代谢的负担,在剂量调整时幅度更宽,进行更好的控制。

同时不良反应更小,减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提高活性和专一性。

 

在生活中我们要仔细区分这些药品且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