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曾出品过一个系列公益科普短片——《宫颈癌与它的宿敌》,为不少女性朋友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这个系列的第一集讲的就是“哪些人容易得宫颈癌?”,短片明确告诫了这几类人群最容易被宫颈癌找上门:
01有多个性伴侣/常更换性伴侣
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因素,而HP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性伴侣多的人群,往往更容易感染HPV病毒。

有数据显示:女性有6个性伴侣以上,与仅有单一性伴侣的女性相比,患子宫颈癌鳞状细胞癌或者子宫颈腺癌的风险升高2-3倍。
洁身自好,交往固定的伴侣,不要发生不洁性行为,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02过早开始性生活
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开始性生活过早(17岁或17岁以下),与开始性生活>17岁的女性相比,患子宫颈癌鳞状细胞癌或者子宫颈腺癌的风险升高2-3倍。

作为家长,请重视性教育,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帮助我们的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生殖系统功能,让孩子知道过早、不洁、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可能带来的伤害和隐患,太有必要了。
03有抽烟、吸毒等不良习惯
吸烟有害健康,绝不是一句空话。
吸烟人群患宫颈癌高级别病变(即癌前病变)或浸润癌的风险,是不吸烟女性的2-3倍。

二手烟也会增加危险性,但是危险性相比主动吸烟要低一些。
尽量不吸烟、不当着他人的面吸烟、避开二手烟,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04身体有免疫缺陷
对于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更容易被HPV病毒或其它病毒攻击身体。比如感染艾滋病毒、接受过实体器官移植,都是发生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05多产、长期服用避孕药
在人群中的研究还发现:一旦HPV感染出现,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癌变的风险,包括多产、长期口服避孕药等。
7次或7次以上生产的女性,患子宫颈鳞癌的风险,是单产女性的近4倍。
口服避孕药5-9年,发生浸润癌的风险是未服用避孕药女性的3倍;口服10年以上,风险则是未服用的4倍。
06不做宫颈癌筛查的人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前病变是可以治疗的。

从HPV感染——HPV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宫颈癌,整个过程需要5-10年,定期做HPV筛查和细胞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早干预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到宫颈癌的程度。
从不重视身体检查,等到发现时,已经是宫颈癌……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

希望这一组组数据可以给更多人敲响警钟,让更多女性朋友重视HPV、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